spotlight搜索 钥匙串访问 并打开
点击左侧 登录->所有项目
在窗口右上方搜索需要的WIFI名称
右击 显示简介
点击显示密码 输入密码后就可以看到了= =
spotlight搜索 钥匙串访问 并打开
点击左侧 登录->所有项目
在窗口右上方搜索需要的WIFI名称
右击 显示简介
点击显示密码 输入密码后就可以看到了= =
拍集体照时队形很重要,这里对给定的N个人K排的队形设计排队规则如下:
每排人数为N/K(向下取整),多出来的人全部站在最后一排;
后排所有人的个子都不比前排任何人矮;
每排中最高者站中间(中间位置为m/2+1,其中m为该排人数,除法向下取整);
每排其他人以中间人为轴,按身高非增序,先右后左交替入队站在中间人的两侧(例如5人身高为190、188、186、175、170,则队形为175、188、190、186、170。这里假设你面对拍照者,所以你的左边是中间人的右边);
若多人身高相同,则按名字的字典序升序排列。这里保证无重名。
现给定一组拍照人,请编写程序输出他们的队形。
输入格式:
每个输入包含1个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第1行给出两个正整数N(<=10000,总人数)和K(<=10,总排数)。随后N行,每行给出一个人的名字(不包含空格、长度不超过8个英文字母)和身高([30, 300]区间内的整数)。
输出格式:
输出拍照的队形。即K排人名,其间以空格分隔,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注意:假设你面对拍照者,后排的人输出在上方,前排输出在下方。
输入样例:
10 3
Tom 188
Mike 170
Eva 168
Tim 160
Joe 190
Ann 168
Bob 175
Nick 186
Amy 160
John 159
输出样例:
Bob Tom Joe Nick
Ann Mike Eva
Tim Amy John
分析:建立结构体node,里面包含string类型的姓名name和int类型的身高height~将学生的信息输入到node类型的vector数组stu中~然后对stu数组进行排序(cmp函数表示排序规则,如果身高不等,就按照身高从大到小排列;如果身高相等,就按照名字从小到大的字典序排列~)然后用while循环排列每一行,将每一行应该排列的结果的姓名保存在ans数组中~
因为是面对拍照者,后排的人输出在上方,前排输出在下方,每排人数为N/K(向下取整),多出来的人全部站在最后一排,所以第一排输出的应该是包含多出来的人,所以while循环体中,当row == k时,表示当前是在排列第一行,那么这一行的人数m应该等于总人数n减去后面的k列*(k-1)行,即m = n – n / k * (k-1);如果不是第一行,那么m直接等于n / k;最中间一个学生应该排在m/2的下标位置,即ans[m / 2] = stu[t].name;然后排左边一列,ans数组的下标 j 从m/2-1开始,一直往左j–,而对于stu的下标 i,是从t+1开始,每次隔一个人选取(即i = i+2,因为另一些人的名字是给右边的),每次把stu[i]的name赋值给ans[j–];排右边的队伍同理,ans数组的下标 j 从m/2 + 1开始,一直往右j++,stu的下标 i,从t+2开始,每次隔一个人选取(i = i+2),每次把stu[i]的name赋值给ans[j++],然后输出当前已经排好的ans数组~每一次排完一列row-1,直到row等于0时退出循环表示已经排列并输出所有的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string name; int height; }; int cmp(struct node a, struct node b) { return a.height != b.height ? a.height > b.height : a.name < b.name; } int main() { int n, k, m; cin >> n >> k; vector<node> stu(n); for(int i = 0; i < n; i++) { cin >> stu[i].name >> stu[i].height; } sort(stu.begin(), stu.end(), cmp); int t = 0, row = k; while(row) { if(row == k) m = n - n / k * (k - 1); else m = n / k; vector<string> ans(m); ans[m / 2] = stu[t].name; // 左边一列 int j = m / 2 - 1; for(int i = t + 1; i < t + m; i = i + 2) ans[j--] = stu[i].name; // 右边一列 j = m / 2 + 1; for(int i = t + 2; i < t + m; i = i + 2) ans[j++] = stu[i].name; // 输出当前排 cout << ans[0]; for(int i = 1; i < m; i++) cout << " " << ans[i]; cout << endl; t = t + m; row--; } return 0; } |
本题的基本要求非常简单:给定N个实数,计算它们的平均值。但复杂的是有些输入数据可能是非法的。
一个“合法”的输入是[-1000,1000]区间内的实数,并且最多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当你计算平均值的时候,不能把那些非法的数据算在内。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正整数N(<=100)。随后一行给出N个正整数,数字间以一个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对每个非法输入,在一行中输出“ERROR: X is not a legal number”,其中X是输入。最后在一行中输出结果:“The average of K numbers is Y”,其中K是合法输入的个数,Y是它们的平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如果平均值无法计算,则用“Undefined”替换Y。如果K为1,则输出“The average of 1 number is Y”。
输入样例1:
7
5 -3.2 aaa 9999 2.3.4 7.123 2.35
输出样例1:
ERROR: aaa is not a legal number
ERROR: 9999 is not a legal number
ERROR: 2.3.4 is not a legal number
ERROR: 7.123 is not a legal number
The average of 3 numbers is 1.38
输入样例2:
2
aaa -9999
输出样例2:
ERROR: aaa is not a legal number
ERROR: -9999 is not a legal number
The average of 0 numbers is Undefined
分析:使用sscanf和sprintf函数~
sscanf() – 从一个字符串中读进与指定格式相符的数据
sprintf() – 字符串格式化命令,主要功能是把格式化的数据写入某个字符串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cnt = 0; char a[50], b[50]; double temp = 0.0, sum = 0.0; cin >> n; for(int i = 0; i < n; i++) { scanf("%s", a); sscanf(a, "%lf", &temp); sprintf(b, "%.2f",temp); int flag = 0; for(int j = 0; j < strlen(a); j++) if(a[j] != b[j]) flag = 1; if(flag || temp < -1000 || temp > 1000) { printf("ERROR: %s is not a legal number\n", a); continue; } else { sum += temp; cnt++; } } if(cnt == 1) printf("The average of 1 number is %.2f", sum); else if(cnt > 1) printf("The average of %d numbers is %.2f", cnt, sum / cnt); else printf("The average of 0 numbers is Undefined"); return 0; } |
在不打扰居民的前提下,统计住房空置率的一种方法是根据每户用电量的连续变化规律进行判断。判断方法如下:
在观察期内,若存在超过一半的日子用电量低于某给定的阈值e,则该住房为“可能空置”;
若观察期超过某给定阈值D天,且满足上一个条件,则该住房为“空置”。
现给定某居民区的住户用电量数据,请你统计“可能空置”的比率和“空置”比率,即以上两种状态的住房占居民区住房总套数的百分比。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正整数N(<=1000),为居民区住房总套数;正实数e,即低电量阈值;正整数D,即观察期阈值。随后N行,每行按以下格式给出一套住房的用电量数据:
K E1 E2 … EK
其中K为观察的天数,Ei为第i天的用电量。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可能空置”的比率和“空置”比率的百分比值,其间以一个空格分隔,保留小数点后1位。
输入样例:
5 0.5 10
6 0.3 0.4 0.5 0.2 0.8 0.6
10 0.0 0.1 0.2 0.3 0.0 0.8 0.6 0.7 0.0 0.5
5 0.4 0.3 0.5 0.1 0.7
1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11 2 2 2 1 1 0.1 1 0.1 0.1 0.1 0.1
输出样例:
40.0% 20.0%
分析:(样例解释:第2、3户为“可能空置”,第4户为“空置”,其他户不是空置)maybe表示可能空置,must表示空置,对于每一个用电数据,判断是否小于阈值e,累计小于e的次数sum,如果sum > (k / 2),表示超过一半的日子低于阈值e,说明可能空置,再判断观察期k是否大于d,如果大于说明是空置,must++,否则是可能空置,maybe++,最后输出可能空置率maybe/n和空置率must/n~注意,printf中要使用两个百分号%%表示输出一个百分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d, k, maybe = 0, must = 0; double e, temp; cin >> n >> e >> d;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k; int sum = 0; for (int j = 0; j < k; j++) { cin >> temp; if (temp < e) sum++; } if(sum > (k / 2)) { k > d ? must++ : maybe++; } } double mayberesult = (double)maybe / n * 100; double mustresult = (double)must / n * 100; printf("%.1f%% %.1f%%", mayberesult, mustresult); return 0; } |
萌萌哒表情符号通常由“手”、“眼”、“口”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简单起见,我们假设一个表情符号是按下列格式输出的:
[左手]([左眼][口][右眼])[右手]
现给出可选用的符号集合,请你按用户的要求输出表情。
输入格式:
输入首先在前三行顺序对应给出手、眼、口的可选符号集。每个符号括在一对方括号[]内。题目保证每个集合都至少有一个符号,并不超过10个符号;每个符号包含1到4个非空字符。
之后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K,为用户请求的个数。随后K行,每行给出一个用户的符号选择,顺序为左手、左眼、口、右眼、右手——这里只给出符号在相应集合中的序号(从1开始),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对每个用户请求,在一行中输出生成的表情。若用户选择的序号不存在,则输出“Are you kidding me? @\/@”。
输入样例:
[╮][╭][o][~\][/~][<][>]
[╯][╰][^][-][=][>][<][@][⊙]
[Д][▽][_][ε][^]
4
1 1 2 2 2
6 8 1 5 5
3 3 4 3 3
2 10 3 9 3
输出样例:
╮(╯▽╰)╭
<(@Д=)/~
o(^ε^)o
Are you kidding me? @\/@
分析:因为不知道一行有多少个表情,所以用一个string类型的不定长二维数组vector存储表情包,以及可以调用v.size()顺便解决不知道一行有多少个表情的问题~~
不定长数组共三行,分别对应输入用例的三行~只不过在存储如数组之前把它们的方括号去掉在存储~这里可以用string的substr方法实现~然后根据输入的数字序号输出对应的表情~耶耶耶能从这道题里面复习好多知识点呢~~
注意:1.“Are you kidding me? @\/@”的’\’是转义字符,想要输出一个反斜杠就要用两个反斜杠表示~
2.第一个测试点里面包含了空格,所以用cin会失败的,要用getline才能读入一行字符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vector<string> > v; for(int i = 0; i < 3; i++) { string s; getline(cin, s); vector<string> row; int j = 0, k = 0; while(j < s.length()) { if(s[j] == '[') { while(k++ < s.length()) { if(s[k] == ']') { row.push_back(s.substr(j+1, k-j-1)); break; } } } j++; } v.push_back(row); } int n; cin >> n; for(int i = 0; i < n; i++) { int a, b, c, d, e; cin >> a >> b >> c >> d >> e; if(a > v[0].size() || b > v[1].size() || c > v[2].size() || d > v[1].size() || e > v[0].size() || a < 1 || b < 1 || c < 1 || d < 1 || e < 1) { cout << "Are you kidding me? @\\/@" << endl; continue; } cout << v[0][a-1] << "(" << v[1][b-1] << v[2][c-1] << v[1][d-1] << ")" << v[0][e-1] << endl; } return 0; } |
2016-02-27 18:35:44
苏格拉底认为,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
2016-02-27 18:36:05
如果你一直做一些自己深知不对的事,你还会活得很快乐吗?有很多人撒谎、舞弊、中伤别人,而他们本身也深深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或不公平的。你想这些人会快乐吗?
2016-02-27 18:36:52
妈妈差点说不出话来。最后,她说:“这是你在学校里学到的吗?”
苏菲用力摇摇头:“我们在那儿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和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师自认为懂得很多,并且强迫我们吸收。哲学家则是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
2016-02-27 19:01:55
苏格拉底服毒而死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才二十九岁。当时他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他密切注意苏格拉底受审的经过。当他看到雅典人民居然将他们当中最高贵的人判处死刑时,内心非常震动。这件事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
2016-02-27 19:04:26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番茄最低价(这是他们为何经常不受欢迎的原因)。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善”、永远“美”的事物上。
2016-02-27 20:27:35
柏拉图认为数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学科,因为数学的状态永远不会改变,因此也是人可以真正了解的状态。
2016-02-27 20:33:48
洞穴神话记载于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TheReublic)中。
柏拉图在这本书中也描述了“理想国”的面貌。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的国度,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简而言之,
我们可以说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他用人体的构造来解释这个概念。
2016-02-27 20:35:24
正如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懂得平衡与节制一般,一个“有德”之国的特色是,每一位国民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2016-02-27 20:35:44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他在其他方面的哲学一般,是以理性主义为特色。国家要能上轨道,必须以理性来统治。就像人体由头部来掌管一般,社会也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
2016-02-27 20:37:16
对于现代人而言,柏拉图的理想国可算是极权国家。但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他相信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样有效治理国家,理由很简单:统治者是以理性来治国,而柏拉图认为女人只要受到和男人一样的训练,而且毋需生育、持家的话,也会拥有和男人不相上下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统治者与战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也不许拥有私人的财产。同时,由于养育孩童的责任极为重大,因此不可由个人从事,而必须由政府来负责(柏拉图是第一位主张成立公立育儿所和推展全时教育的哲学家)。
2016-02-27 20:39:13
柏拉图的学说大致就是这样了。两千多年来,他这些令人惊异的理论不断受人议论与批评,而第一个讨论、批评他的人乃是他园内的一名学生,名叫亚理斯多德,是雅典第三位大哲学家。
2016-02-27 20:39:50
“每一种生物都是理型世界中永恒形体的不完美复制品”
2016-03-03 12:24:12
亚理斯多德曾经在柏拉图的学园中进修了二十年。他并不是雅典当地的人士,他出生于马其顿,在柏拉图六十一岁时来到他的学园进修。他的父亲是一位很受人敬重的医生(所以也算是一位科学家),这个背景对于亚理斯多德的哲学事业影响颇大,他因此对研究大自然极感兴趣。他不仅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
2016-03-03 12:27:28
这就是亚理斯多德批评柏拉图的理型论的大要。这是思想上的一大转变。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但对亚理斯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2016-03-03 12:28:43
亚理斯多德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
2016-03-03 19:18:20
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亚理斯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2016-03-03 19:19:42
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不够慷慨即是吝啬,太过慷慨则是挥霍)。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两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想起希腊医学的主张: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2016-03-03 19:57:33
犬儒派学者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如丰裕的物质、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健壮的身体——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由于幸福不是由这类福祉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获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
2016-03-03 20:02:42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他们认为,我们也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在这方面,他们的观点与犬儒学派相似,因为后者也宣称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2016-03-03 20:05:37
伊比鸠鲁并且相信在追求较短暂的快乐时,必须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大、更持久或更强烈的快乐(譬如你决定一年不吃巧克力,因为你想把零用钱存起来买一辆新的脚踏车或去海外度一次豪华假期)。人类不像动物,因为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生活。我们有能力从事“乐趣的计算”。巧克力固然好吃,但买一辆新脚踏车或去英国旅游一趟更加美妙
2016-03-03 20:06:37
“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伊比鸠鲁扼要地说,“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说到这点,我们好像从没听说过有谁得了死亡这种病。)
2016-03-03 21:05:01
到了今天,耶路撒冷城仍是犹太人、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共同的重要宗教中心。这显示三大宗教显然具有某种相同的背景。
2016-03-03 21:05:34
在旧约圣经中我们也读到人们如何“听到”上帝的话语,而犹太先知通常也以“耶和华(上帝)说”这几个字开始他们的布道。同样的,基督教也强调信徒应“听从”上帝的话语。无论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同样都有大声朗诵经文的习惯。
2016-03-03 21:08:14
与东方各大宗教相反的是,西方三大宗教强调上帝与造物之间有一段距离。对他们而言,生命的目的不在脱离轮回,而在于从罪恶与谴责中得救。此外,西方的宗教生活较偏重祈祷、布道和研究圣经,而不在于自省与打坐。
2016-03-03 21:12:33
耶稣
苏菲,你还在看吗?我刚才说的关键字是“弥赛亚”、“上帝之子”与“天国”。最初人们只是从政治角度来解释这些字眼。在耶稣的时代,有很多人想象将来会出现一位“救世主”(像大卫王一样有才干的政治、军事与宗教领袖)。这位“救世主”被视为国家救星,可以使犹大人脱离受罗马人统治之苦。
2016-03-03 21:13:27
于是拿撒勒的耶稣出现了。他不是唯一以“救世主”姿态出现的人,但他同时也使用“上帝之子”、“天国”与“救赎”等字眼,因此保持了他与旧先知之间的联系。他骑马进入耶路撒冷,接受群众赞颂为人民救星,仿佛从前的国王在登基时例行的“加冕典礼”一般。
2016-03-03 21:16:31
我希望他能够让你们了解耶稣是一个多么伟大不凡的人。他很巧妙地用那个时代的语言,赋予一个古老的战争口号崭新而宽广的意义。无怪乎他会被钉上十字架,因为他那些有关救赎的崭新信息已经威胁到当时许多人的利益与在位者的权势,因此他们非铲除他不可。
2016-03-03 21:17:04
在谈到苏格拉底时,我们发现,如果有人诉诸人们的理性,对某些人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样的,在耶稣的身上,我们也发现要求人们无条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宽恕别人,也可能对于某些人造成极大的威胁。
2016-03-03 21:18:42
他们想使全世界归于基督的名下。(Christ“基督”这个字是希腊文救世主”的意思。在希伯来文中,此字为messlah,即“弥赛亚”。)耶稣去世数年后,法利赛人保罗改信基督教。他在希腊罗马各地游历布道,使基督教义传遍世界各地。
2016-03-03 21:20:47
保罗认为,外邦人不一定要成为犹太人才可以信奉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不只是犹太人的宗教。它的目标在拯救全体世人。上帝与以色列订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的“新约”所取代。
2016-03-05 11:46:25
“那么你也应该可以了解希腊罗马文化如何分裂成三种文化,并分别在其中存活。这三种文化分别是:西边的罗马天主教文化、东边的东罗马帝国文化与南边的阿拉伯文化。大致上,我们可以说新柏拉图派哲学在西边承传了下来。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哲学则分别在东边与南边承传了下来。不过,我们可以说,在这三种文化中,每种成分都各有一些
2016-03-05 11:57:08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圣多玛斯将亚理斯多德加以‘基督教化’,就像中世纪初期的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基督教化’一样。”
“把活在基督降生前好几百年的哲学家加以基督教化。这不是很奇怪吗?”
“你可以这么说。不过,所谓‘基督教化’的意思只是把这两位希腊大哲学家的观念,用一种不至于对基督教教义造成威胁的方式加以诠释。圣多玛斯就是那些试图使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容共存的人之一。我们可以说他把信仰与知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采取的方式是进入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世界,并以他的话来诠释圣经。”
2016-03-05 12:00:03
这是因为上帝既透过圣经,也透过理性向人类显现,所以世上既有‘信仰神学’也有‘自然神学’。在道德方面也是如此,圣经教导我们上帝希望人类如何生活,但上帝同时也赋予我们良心,使我们自然而然会分辨是非善恶。因此,我们要过道德的生活,也有两条路可走。即使我们从来没有在圣经上读过‘己所欲者施于人’的道理,我们也知道伤害人是不对的,在这方面,比较可靠的道路仍然是遵守圣经中的十诫。”
2016-03-05 12:04:54
“他真应该觉得惭愧!”苏菲并不完全了解艾伯特的意思。他继续说:“令人遗憾的是,圣多玛斯也采取了亚里斯多德对于女人的观点。你可能还记得亚里斯多德认为女人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他并认为小孩子只继承父亲的特征,因为妇女是被动的、只能接受的,而男人则是积极的、具有创造力的。圣多玛斯认为这些观点与圣经的话语一致。例如,圣经上就告诉我们女人是由亚当的肋骨所造的。”
“胡说八道!”
“事实上,人类是一直到1827年才发现哺乳类有卵子,因此难怪人们会认为男人是生殖过程中创造生命、赋予生命的力量。
不过,圣多玛斯认为,女人只有在身体的构造上比不上男人,但在灵魂上则与男人相当。此外,在天堂里,两性是完全平等的,因为在那里所有身体上的性别差异都不存在了。”
2016-03-05 14:37:22
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这和中世纪时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
2016-03-07 19:40:41
“马丁路德之所以和天主教会决裂是因为他不肯购买赎罪券,是吗?”
“是的,但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并不需要教会或教士居中代祷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同时,要取得上帝的赦免也不是靠购买教会所售的‘赎罪券’。
2016-03-07 19:44:34
马丁路德重视个人,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算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士。也因此他从三十五岁开始自修希腊文,并进行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繁重工作。他使得一般大众使用的语言取代了拉丁文的地位,这也是他与典型文艺复兴人士相像的另外一个特征。然而,马丁路德并不像费其诺或达文西一样是人文主义者。同时,他也受到伊拉斯莫斯等人文主义者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他对人的观点太过消极了。马丁路德曾经宣称,自从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就彻底腐化了,他相信唯有透过上帝的恩典,人类才能免于罪孽。因为罪恶的代价就是死亡。”
2016-03-07 20:08:11
。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之一是拉丁谚语carpediem,也就是‘把握今天’的意思。另外一句也很流行的拉丁谚语则是mementomori,就是‘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在艺术方面,当时的绘画可能一方面描绘极其繁华奢靡的生活,但在角落里却画了一个骷髅头。从很多方面来说,巴洛克时期的特色是浮华而矫饰的。但在同一时期,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世事无常,明白我们周遭的美好事物终有一天会消殒凋零。”
2016-03-09 23:59:38
“在《皆大欢喜》中,他说: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
“在《麦克白》中,他说: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地悄然退下;这只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无意义。”
2016-03-10 00:03:59
也能够看到所有过去及未来的事情’。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命中注定。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都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这个观点被称为‘决定论’。”
2016-03-13 18:55:33
“类似这样的理性主义思想是十七世纪哲学的特征,这种思想早在中世纪时就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也有这种倾向。但在十八世纪时,理性主义思想受到的批判日益严格。当时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透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
2016-03-13 18:57:07
“经验主义者就是那些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亚理斯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这是对经验主义的最佳说明。这种观点颇有批评柏拉图的意味。因为柏拉图认为人生下来就从观念世界带来了一整套的‘观念’。
2016-03-13 19:08:16
“人民所选出的代表握有立法权,法院握有司法权,政府握有行政权。”
“政权分立的观念最初是由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提出。但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政治。他生在路易十四统治的年代。路易十四一人独揽所有政权,并说:‘朕即国家。’因此我们说他是很‘专制’的君主。这种政治我们称之为‘无政府状态’。洛克的观点是:为了确保国家的法治,必须由人民的代表制定法律,而由国王或政府执行法律。”
2016-03-13 19:56:00
“所以说,以为自己有一个不变的自我事实上是一种不实的认知。你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一长串你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正如休姆说的,这个自我‘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的过程。他说,心灵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及融合’。休姆指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per-sonalidentity)。这就好比我们看电影一样。由于银幕上的影像移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出这部电影事实上是由许多不相连的单一图像所‘组成’的。而实际上,一部影片只是许多片
2016-03-13 19:56:26
“佛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两人的想法极为相似。佛陀认为人生就是一连串心灵与肉身的变化,使人处于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婴儿与成人不同,今日的我已非昨日的我。佛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我。因此,并没有‘我’或不变的自我。”
2016-03-13 19:59:19
“不完全一样。你说你相信石头会掉在地上的原因是你见过它发生很多次,这正是休姆的重点所在。事情发生一次又一次之后,你会变得非常习惯,以至于每次你放开石头时,总会期待发生同样的事,所以才会形成我们所谓的‘自然界不变的法则’。
2016-03-13 20:00:06
“所以现在我要你做个练习;假设你和一个小孩子一起去看一场魔术表演,看到魔术师让一些东西浮在空中。你想,你们两个当中哪一个会看得比较津津有味?”
“我想是我。”
“为什么呢?”
“因为我知道这种现象是多么不可能。”
“所以说,在那个孩子还不了解自然法则之前,他看到违反自然法则的现象时,就不会觉得很有意思啰?”
“应该是吧。”
2016-03-13 20:02:34
“我这一辈子只见过黑色的乌鸦,但这并不表示世间没有白色的乌鸦。无论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都不能否认世间可能有白色的乌鸦。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几乎可以说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寻‘白色的乌鸦’。”
2016-03-13 20:03:23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情跟着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并不一定表示两者之间必有关联。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们不要妄下定论。因为,妄下定论可能会导致许多迷信。”
2016-03-13 20:07:38
“如果我们是无情冷血、完全讲求‘理性’的人,我们也许会觉得在世界人口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死掉个几百万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想呢?”
“请注意,现在生气的并不是你的理智。”
“好吧,我懂你的意思了。”
2016-03-14 09:23:54
“少校当然知道我们这个小小世界里发生的每一件事,但这并不表示他是无所不能的。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假装他不是这样,照常过我们的生活。”
2016-03-14 09:24:33
基米德是希腊的一个科学家。他说:‘给我一个稳固的点,让我站在上面,我就能够移动地球。’我们必须找到那个支点,才能把我们自己移出少校的内在宇宙。”
2016-03-14 09:28:17
休姆之后出现的另一位大哲学家是德国的康德(1mmanuelKant)。但十八世纪的法国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我们可以说,十八世纪前半,欧洲的哲学中心是在英国,十八世纪中期,是在法国,十八世纪末,则是在德国。”
2016-03-14 11:41:34
“也许我们早应该听他们的话。”
“当时有些人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但对于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而言,‘自然’几乎就代表‘理性’,因为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他们的说法是:所谓的‘原始民族’常常比欧洲人要更健康、更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文明化’。
2016-03-14 11:42:27
“他们的意思是,宗教也必须与‘自然’的理性和谐共存。当时有许多人为建立所谓的‘自然宗教’而奋斗。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六点。当时有很多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自称为无神论者。但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否认上帝存在是不合乎理性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因此不可能没有上帝的存在。牛顿就持这样看法。同样的,这些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也认为相信灵魂不朽是合理的。
2016-03-14 11:42:56
据启蒙时期哲学家的看法,宗教上所有不合理的教条或教义都有必要去除。因为耶稣的教诲本来是很简单的,这些不合理的教条或教义都是在后来教会传教的过程才添加上去的。”
2016-03-14 11:43:17
“所以后来有许多人宣称他们相信所谓的‘自然神论’。”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
“所谓‘自然神论’是指相信上帝在万古之前创造了世界,但从此以后就没有再现身。上帝成了一个‘至高的存在’,只透过大自然与自然法则向人类显现,绝不会透过任何‘超自然’妁方式现身。我们在亚理斯多德的著作中也可以发现类似这种‘哲学上帝’的说法。对他而言,上帝乃是‘目的因’或‘最初的推动者’。”
2016-03-14 11:47:45
大致上来说,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要比英国哲学家更注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