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下》

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近代史部分的历史。
革命的起因,可以像理想主义者称作的那样,是出于良心和对现实的不满,但是深层原因,是寻求渴望利益的再分配。
仇恨可以淡忘,但历史绝不可以忘记。《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给人民群众和政府带来的一系列惨重损失,南京大屠杀的30万同胞的牺牲,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应该永远被国人所铭记的历史。

也许小时候在记忆里动画片、电视剧所传播的都是邪不压正的道德逻辑,但是在真真切切的历史书上却展现的是列强瓜分中国强行掠夺和弱国无外交残酷现实。在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为了少数人的骄奢淫逸,把千万无辜群众残杀在血泊之中,这与正义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逻辑依旧没有显示灵光。
严复在《原强》中说:“往者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马关条约后中国一千多年汉唐以来形成的以中国为亚洲中心的体系被颠覆了。曾经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因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使得往昔的荣耀变成一个承重的包袱,滞缓了民族前进的步伐,使得近代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知道历史王朝兴替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这本书高考前就买了,奈何一直没有时间看。对于一个历史小白来说恶补一下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么多年来也不知道历史课怎么学的,头脑里一直不清晰人物时代关系。

一看到这本书就喜欢上了袁sir的说话风格,羡慕老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清晰分析问题的逻辑,和诙谐的语言表达。

看到洋洋洒洒历史长河中无数闪耀过的、曾名赫一时的人物都已烟消云散,看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断更迭的朝代、各领风骚的英杰、如今都已雨打风吹去,心中不由落寞无依寻寻觅觅。

一直觉得或者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但是真正能改变的又有多少呢,又怎样才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清晰的印记呢。
从禅让制先秦到清兵入关,多少时代更迭。历史,原本以为是我们祖先的故事,现在更觉得只是,只是发生在我们这960万平方公里,或是中原地区这片土地上的人、事、情。
历史太长了,以至于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写7本中国史上这么厚的书,而其中又被湮没了多少我们所未知、也不再可能知道的绵长的情愫。
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国际主义的人,爱国情怀有,但绝非极其浓重。看各族文化不断融合,看历史不断改变,看疆域不断扩张或是缩小,心中都没有太多的激荡。本是看着秦、晋、隋的统一,心里有一种模糊的没有明显国家界限的感觉,又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看到了明清的闭关锁国、出现了国家的明显界限。这种感觉怪怪的,为什么要分的这么清晰,为什么不能够世界更和谐的在一起。无关侵略与统治,只看朝代之兴替。更多时候我在思考,这么多雄才伟略的英杰之士,而我,又能在这历史中留下点什么?一粒小小的尘埃尔?

或许是看见了自己的渺小,但也不再想去思考,我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始终能忠于自己。